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searchresult searchresultselect searchresultpage
检 索 高级检索

镁基生物陶瓷人工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英杰;李曾;翁习生;

镁离子直接参与许多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如在离子通道的调节,DNA的稳定,酶的激活,细胞生长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这种碱土金属应用于骨科。镁基生物陶瓷包括一系列的含镁化合物,如氧化物、磷酸盐和硅酸盐,镁基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形式多样,如骨水泥、支架、內置物涂层。本文旨在对不同的镁基生物陶瓷进行全面的综述,如磷酸镁(MgO-P_2O_5),磷酸钙镁(CaO-MgO-P_2O_5)和镁玻璃(SiO_2-MgO),重点关注镁基生物陶瓷人工骨材料的化学性质和主要应用形式。

2019 年 12 期 v.12 ;
[下载次数: 744 ] [被引频次: 4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DVR解剖型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刘海涛;

背景:C型桡骨远端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普通内固定材料术后腕关节功能丢失严重,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目前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的使用日渐增多。目的:对比研究掌侧入路普通接骨板与DVR解剖型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9例予以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其中使用普通钉板系统内固定患者54例;使用"T"形薄型DVR解剖型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系统患者55例。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腕关节疼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参照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腕关节X线Batra放射线评分,内固定失效及其他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掌侧入路使用DVR解剖型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患者在术后腕关节疼痛,腕关节功能及术后放射学评分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优于相同手术入路中使用的普通钉板系统。在内固定失效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T"形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有效地维持骨折的复位,并发症少,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2016 年 03 期 v.9 ;
[下载次数: 66 ] [被引频次: 14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骨科假体相关性感染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吴居泰;骆毅;吴晓磊;顾胜华;翁习生;吴志宏;

背景:随着骨科假体植入的增加,假体相关性感染日益增多。只有深入研究感染中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才能对假体相关性感染的机理和治疗方式有更全面的认识。目的: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骨科假体相关性感染的细菌学特征。方法:选取骨科假体相关性感染患者的感染灶样本15例和非假体相关性感染患者的感染灶样本10例,提取样本总DNA,对其16S rDNA进行PCR扩增,应用T-RFLP技术分析样本中微生物群落分布情况。结果:假体相关性感染组检测阳性率为46.7%,非假体相关性感染组检测阳性率为2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解剖部位的感染中细菌群落分布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结论:假体相关性感染检测阳性率高于非假体相关性感染;无论有无假体存在,相同解剖部位的感染中细菌群落的分布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2013 年 05 期 v.6 ;
[下载次数: 5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1脊柱外科“前沿论坛”征文通知

<正>《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承办的正式刊物。本刊由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前任主委、中国工程院邱贵兴院士担任主编,并由全国各大医院知名骨科专家担任顾问及编委,以创办国内外一流杂

2011 年 05 期 v.4 ;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表皮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对关节假体黏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骏;曹力;

<正>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一直是骨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又被称为"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也是阻碍人工关节学科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年来,随着无菌术严格化、操作技术规范化以及预防性运

2012 年 01 期 v.5 ;
[下载次数: 136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执行主编简介

<正>薛庆云,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医院肩关节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2012 年 01 期 v.5 ;
[下载次数: 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有奖征文通知

<正>《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承办的一本国家级正式刊物。本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中华医学骨科分会主任委员,邱贵兴院士担任主编,并邀请全国各大医院知名骨科专家担任顾问

2010 年 01 期 v.3 ;
[下载次数: 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无痛远行——关爱中国骨科门诊慢痛患者管理项目全国总结会 践行医道仁心·共助无痛远行

<正>12月1日上午,"无痛远行—关爱骨科门诊慢痛患者管理项目"全国总结会于成都圆满落幕,邱贵兴院士、萌蒂公司副总裁陈哲女士、杨惠林教授、孙天胜教授、高鹏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总结会。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蒋建新教授,以"我与无痛远行APP的故事"为主题,表明了自己为何选择无痛远行平台服务慢痛患者,并向参会医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体会。1、权威、专业的全国大平台,公益项目。2、信息化的时代,提高工作效率。3、快捷创建电子病历(电子病历手机移动版)、随访病历

2018 年 12 期 v.11 ;
[下载次数: 2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黏多糖病骨科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彭慧明;沈建雄;

<正>黏多糖病,又称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一类因溶酶体内相关的酸性水解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使黏多糖(也称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无法降解或降解不完全,导致GAG的中间代谢产物硫酸皮肤素(dermatan sulfate,DS)、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等在体内堆积而引起的严重致残、致死性的单基因遗传性代谢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MPSⅡ型的发病率,美国报道为1∶25000活产男婴,国内为1∶132 000男性[1],但近年来就诊率呈上升趋势。患者除具有典型的黏多糖病面容、身材矮小、肝脾肿大,多关节僵硬屈曲、变形外,骨骼改变也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X线片

2013 年 06 期 v.6 ;
[下载次数: 12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时下胫腓螺钉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蒋毅;刘磊;范勇;张传寅;周建伟;王以进;

背景:踝关节骨折临床上常见,下胫腓损伤常伴其中。目前螺钉固定广泛应用于下胫腓损伤的治疗。但螺钉经接骨板固定与单独置钉时,角度与位置的生物力学依据尚不多见。目的:探讨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时下胫腓螺钉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征,以寻找最佳固定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集较为新鲜的下肢胫腓骨尸标本24具,分为4组,每组6具。制作成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用下胫腓螺钉行4种不同固定方式、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内固定设定。对照组:正常骨标本组,损伤标本组,损伤后进行固定。固定组分为:腓骨外侧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A组);腓骨后侧接骨板另行外侧下胫腓固定(B组);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C组);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D组)。对各组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包括生物力学强度、轴向刚度、扭转力学强度和刚度。比较各组内固定的优劣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生物力学强度、轴向刚度、扭转力学强度和刚度实验结果显示,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效果最佳,其次是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结论: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时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水平方向0~10°,平行踝关节由外后至内前倾25°斜向固定,即采用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斜向下胫腓固定,不但生物力学性能优越,而且具有固定稳定、结构合理、承载能力强的特点。此外,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两种固定方式是目前临床治疗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比较理想的术式。

2017 年 05 期 v.10 ; 上海宝山区科学发展基金(13-E-26)
[下载次数: 122 ] [被引频次: 4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