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临床论著

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第5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王进;陶先耀;周晓;强力;薛明宇;

目的:评价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第5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第5掌骨头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改良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经皮克氏针治疗(传统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第5掌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患者随访6.6~12.2个月,平均(11.4±4.5)个月;传统组患者随访6.3~17.9个月,平均(11.0±4.7)个月。改良组与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3 d 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3±12.1)min vs.(29.8±10.7)min,(9.2±1.7)周vs.(9.8±1.9)周,(3.2±1.8)分vs.(3.1±1.9)分,P均>0.05]。末次随访时,改良组患者第5掌指关节TAM大于传统组患者(89.6°±2.7°vs. 83.2°±5.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随访期间,改良组1例患者、传统组2例患者出现针道轻微感染,经应用抗菌药物及加强护理后痊愈;传统组3例患者出现固定针松动,未发生断针或脱落。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20)vs. 25.0%(5/20),P>0.05(Fisher确切概率法)]。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第5掌骨头关节内骨折,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操作简单、治疗效果较好,改善患者手功能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2025 年 08 期 v.18 ;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

厌氧菌感染性脊柱炎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于海宽;张成程;刘耀升;

厌氧菌感染性脊柱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脊柱感染,主要由人体的寄生厌氧细菌移行至脊柱区域引发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痤疮丙酸杆菌、脆弱拟杆菌、微小脆弱链球菌、梭杆菌属等,通常与脊柱手术、穿刺或者损伤等引起的感染有关。患者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发热、活动受限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症状隐匿和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其误诊率高,且因治疗延误常导致不良的预后。本文对厌氧菌感染性脊柱炎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厌氧菌感染性脊柱炎的早期识别和临床疗效提升提供参考。

2025 年 08 期 v.18 ;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临床论著

机器人辅助置钉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

高林;杨凯;曾文;郝定均;贺宝荣;惠华;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置钉在先天性脊柱侧凸(CS)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置钉技术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置钉(RASI)组与徒手置钉(FHSI)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测量并统计术前与术后主弯Cobb角、畸形椎体数、固定节段数、置入螺钉数,并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结果:RASI组18例患者,FHSI组22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畸形椎体数及术前主弯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SI组患者共置入334枚螺钉,FHSI组患者共置入402枚螺钉,两组患者平均置入螺钉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RASI组患者A级螺钉占比(88.6%)以及A级和B级螺钉占比(97.0%)均高于FHSI组患者(分别为82.3%、92.8%)(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主弯Cobb角与矫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SI组患者固定节段数为(9.9±1.2)个,少于FHSI组患者的(11.7±1.4)个(P=0.032)。结论:CS手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难度大且风险高,相较于徒手置钉,机器人辅助置钉可提高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 年 08 期 v.18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JM7082070)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机器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范明星;吴佳源;房彦名;张琦;何达;茅剑平;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资料,通过术后CT的Gertzbein-Robbins分级(GR分级)将螺钉分为位置准确组和位置不佳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置钉准确性相关的可能影响因素,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明确机器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患者共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304枚,其中GR分级A级253枚(83.22%),B级41枚(13.49%),C级9枚(2.96%),D级1枚(0.33%),E级0枚,临床可接受(A级和B级)率为96.71%。分为位置准确组253枚,共61例患者;位置不佳组51枚,共25例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示踪器距操作椎体节段数≥3个[比值比(OR)=3.127,95%置信区间(CI):1.286~7.604)]、螺钉横向角≥40°(OR=2.570,95%CI:1.301~5.076)和颈椎椎弓根有效宽度<5.5 mm(OR=2.351,95%CI:1.145~4.827),机器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佳的概率增大。结论:机器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安全有效。患者示踪器距操作椎体节段数≥3个、螺钉横向角≥40°、颈椎椎弓根有效宽度<5.5 mm增加了机器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佳的风险。术者可将患者示踪器固定于靠近手术操作的部位,使用头架稳定患者头部和轻柔操作维持患者示踪器和操作椎体的相对位姿不变,合理设计螺钉轨迹,以提高机器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2025 年 08 期 v.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8230235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科研优才计划”人才培养项目(KYYC202306);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创新梦工场“资助项目(202109)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Krackow联合缝线桥与克氏针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扎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张铭煜;芮永军;吴永伟;王建兵;康永强;刘浩;周明;

目的:比较Krackow联合缝线桥技术与克氏针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扎技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5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采用Krackow联合缝线桥技术的缝线组34例和采用克氏针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扎技术的张力带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ROM)、B?stman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手术率,以及Insall-Salvati指数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缝线组患者平均随访(12.99±1.73)个月,张力带组患者平均随访(14.67±2.85)个月(P=0.021)。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ROM、B?stman评分、Insall-Salvat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缝线组患者出现低位髌骨1例,骨折断端移位1例;张力带组患者出现克氏针移位7例,低位髌骨4例,钢丝断裂1例,同时出现克氏针移位、钢丝断裂及低位髌骨1例。缝线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9%(2/34),低于张力带组患者的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仅张力带组中12例(57.1%)患者需二次手术。结论:Krackow联合缝线桥技术与克氏针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扎技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可降低金属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再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5 年 08 期 v.18 ; 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团队项目(TTPJY2021)
[下载次数: 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骨科手术机器人与组合式3D打印导板辅助骨盆骨折微创手术置钉的比较

邱孝敬;吴超;缪娟;胡海刚;申丹伟;邓佳燕;闫挺;

目的:比较骨科手术机器人与组合式3D打印导板辅助骨盆骨折微创手术置钉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行微创手术内固定的骨盆前、后环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采用组合式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导板组),15例患者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机器人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影像学及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T复查确认所有螺钉均未穿破皮质。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9.9±3.0)个月。机器人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导板组患者[10(3,8) mL vs. 100(83,120) mL],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导板组患者[3(3,4) cm vs. 18(17,20) c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导板组患者手术治疗费用低于机器人组患者[(17 016.8±382.4)元vs.(20 882.4±522.8)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位置评估、影像学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骨盆功能Majee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组合式3D打印导板与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骨盆骨折微创手术置钉均安全、可靠。机器人辅助置钉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而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手术治疗费用更低。

2025 年 08 期 v.18 ; 四川大学自贡市校地科技合作专项资金项目(2024CDZG-24); 四川省医学会骨科(尚安通)专项科研项目(2024SAT06); 成都医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科研专项项目(25LHZG-11); 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同创新类)项目(2024-YGY-01-03)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刊对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有关要求

<正>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参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全部排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如“, et al.”。著录作者姓名时将姓放在前,名缩写放在姓后面。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码。文献题名项后需标注文献类型标志项目。作者必须将参考文献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举例如下。

2025 年 08 期 v.18 ;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

胸椎肿瘤相关便秘识别的重要性与临床实践价值

邢金毅;刘书中;梁安南;周熹;刘勇;

胸椎肿瘤相关便秘(TSTRC)是一种胸椎肿瘤患者值得高度重视的临床表现,可作为胸段脊髓受压及运动功能恶化的早期预警信号,其发生提示潜在的脊髓压迫风险。TSTRC的早期识别对于胸椎肿瘤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中更应引起警惕。临床上应在常规便秘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脊柱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肛肠功能学评估,以尽早明确病因。合理、规范、及时的诊断流程与科学的手术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优化预后。本文围绕TSTRC的概念、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手术时机等进行综述。

2025 年 08 期 v.18 ;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临床论著

改良后路翻修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的临床疗效

王志军;刘洋;孙效虎;王建峰;刘康;张晓越;周海宇;郑召民;闫吉元;

目的:评估改良后路翻修手术(Wiltse肌间隙入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及原有内固定物取出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ASDis)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后路翻修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庆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改良后路翻修手术的38例腰椎融合术后ASD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翻修术式不同分为改良后路手术组(改良组)20例,传统后路手术组(传统组)18例。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调查简表(SF-3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术后ASDis的程度及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24~36个月的随访。改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患者[(268±84)mL vs.(544±164)mL],术后活动时间早于传统组患者[(3.8±0.9)d vs.(4.7±1.2)d]。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SDS、SF-36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良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SF-36评分均高于传统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DI、SDS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椎间均已融合,未出现融合器后移、椎间隙塌陷、断钉、断棒及内固定失效等情况;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患者(15.0%vs. 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和传统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0%(18/20)和77.8%(14/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路翻修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is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2025 年 08 期 v.18 ;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2JR5RA634)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正>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2025 年 08 期 v.18 ;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