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排行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
周宗科;翁习生;曲铁兵;张先龙;严世贵;曹力;朱振安;廖威明;钱齐荣;杨柳;朱庆生;吴海山;史占军;黄伟;赵建宁;钱文伟;廖刃;刘斌;孙学礼;王坤正;邱贵兴;裴福兴;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措施,降低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ee arthroplasty,THA/TKA)中的重点在于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和优化围术期管理,包括减少创伤和出血、优化疼痛与睡眠管理、预防感染、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以及优化引流管、尿管和止血带的应用等。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辑整理完成本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教育、营养支持、麻醉管理、微创操作理念、围术期血液管理、预防感染、预防VTE、优化镇痛方案、睡眠管理、优化止血带应用、伤口管理、优化尿管应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功能锻炼、出院后管理和随访管理。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邱贵兴;裴福兴;胡侦明;唐佩福;薛庆云;杨惠林;陶天遵;赵宇;<正>1概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指南所指的骨折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与睡眠管理专家共识
沈彬;翁习生;廖刃;曲铁兵;张先龙;曹力;严世贵;廖威明;钱齐荣;朱振安;田华;钱文伟;袁红斌;刘斌;黄宇光;王坤正;孙学礼;邱贵兴;裴福兴;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核心是在围术期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降低疼痛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而疼痛和睡眠障碍是影响患者加速康复的重要原因。基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国家卫计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辑整理完成本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本共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为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疼痛的管理,重点包括疼痛的评估,疼痛管理的目的、原则和疼痛管理的常用方法以及疼痛管理流程;后一部分介绍围术期睡眠障碍的分类、原因、临床表现和境遇性失眠、慢性失眠及焦虑型失眠的诊断和处理。
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
背景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FH)是骨科常见病。2006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骨坏死专家拟订了《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股骨头坏死诊断、治疗及评定方法。2012年3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进行了讨论、修改和补充,推出《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
中国脊柱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
孙天胜;沈建雄;刘忠军;李淳德;洪毅;孙常太;李放;朱悦;杨惠林;董健;陈其昕;金大地;罗卓荆;马迅;杨波;孟浩;王飞;杜培;邱贵兴;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围术期的生理与心理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但是目前针对脊柱手术尚无一整套ERAS体系协助患者从术前、术中到术后快速康复。通过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针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宣教、术前评估及管理、抗菌药物使用与皮肤准备、麻醉、手术技术、激素应用、围术期血液管理与输液管理、血栓预防、疼痛管理、术后消化道管理、切口引流管管理、尿管管理、术后康复锻炼和出院后管理。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贫血诊治专家共识
周宗科;翁习生;向兵;曲铁兵;张先龙;唐佩福;吴海山;朱振安;廖威明;钱齐荣;邵宗鸿;钱申贤;蒋青;牛挺;王坤正;王兆钺;邱贵兴;裴福兴;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ee athroplasty,THA/TKA)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存在术前贫血,加之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容易导致术后贫血或贫血加重,故术后异体输血率高。如果贫血得不到纠正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如增加感染风险、延缓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致残率及死亡风险。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辑整理完成本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贫血发生的原因、诊断及分型和治疗,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治疗起始值、原发疾病的治疗、均衡膳食、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的补充原则及方法。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抗纤溶药序贯抗凝血药应用方案的专家共识
岳辰;周宗科;裴福兴;翁习生;邱贵兴;阮长耿;<正>髋、膝关节置换术常可伴随大量失血。根据文献报道,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总失血量多在1000 ml以上,输血率高达30%~60%[1,2]。大量失血可增加患者的围术期风险和经济负担[3]。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除手术切口直接出血外,由手术创伤引起的纤溶反应增强所致的失血约占总失血量的60%[4]。而且,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止血带引起的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进一步增强纤溶反应[5],增加出血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是一种抗纤溶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氨甲环酸与抗凝血药应用的专家共识
周宗科;黄泽宇;杨惠林;翁习生;李庭;王光林;张志强;刘涛;陈允震;沈慧勇;吴新宝;孙天胜;唐佩福;邱贵兴;裴福兴;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极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经济负担。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大量研究均已证实其能有效减少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骨科大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应用抗凝血药物能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如何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更好地应用抗纤溶药与抗凝血药,达到既可减少患者出血量、降低输血率,同时减少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达到止血与抗凝的平衡,保障医疗安全。通过查阅文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组织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反复讨论和通讯修改,对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抗纤溶药与抗凝血药应用方案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照应用。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张文志;尚希福;段丽群;许翔;胡业丰;贺瑞;李旭;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其中46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期随访的影像学指标、腰背疼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18~4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与传统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的改善程度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随访期间两组矫正度丢失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中期随访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
膝骨关节炎的现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朝晖;马剑雄;张顺;马信龙;膝骨关节炎(KOA)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类型,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进展,KOA不仅极大的损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沉重的负担。KOA的病因众多,机制复杂,目前治疗上以对症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为主,晚期多行膝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多种直接干预KOA病理过程的骨关节炎慢作用药(DMOAD)备受关注。本文初步综述了KOA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方法和主要的治疗手段及最新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