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下载中心

期刊信息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
主编:邱贵兴
编辑部主任:翁习生
刊期:月刊
电话:010-65281306
Email:guguanjie@126.com
定 价:每期15元
CN:10-1316/R
ISSN:2095-9958
邮发代号:82-735

 

热点聚焦

2025年07期
临床指南

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继发脊柱侧凸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 ;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

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也称为下腰瘫,是指儿童在舞蹈下腰等活动中,脊柱过伸牵拉挤压脊髓所致的急性无骨折脱位的特殊类型胸腰段脊髓损伤。其为新的脊髓损伤亚类,已成为中国儿童脊髓损伤的首要原因,主要发生于10岁以下女童,多为完全性脊髓损伤,预后极差,常继发重度脊柱侧凸、髋关节脱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压疮等多种并发症。完全性脊髓损伤下腰瘫患儿继发脊柱侧凸的发生率高达97.7%,由于患儿正处于脊柱、胸廓及肺部发育的关键时期,诊疗不当可能导致脊柱畸形进行性加重及胸廓发育受限。目前国内外缺乏下腰瘫继发脊柱侧凸的相关诊疗指南,很多专科医师对其临床特点、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等认识不足。经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起,并联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反复讨论,采用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和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遴选出骨科医师最关注的11个临床问题,最终形成11条推荐意见,以规范下腰瘫继发脊柱侧凸的防治。

2025 年 07 期 v.18 ;
[下载次数: 8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临床论著

第四代陶瓷对陶瓷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长期随访研究

王伟;李倬;王祥猛;付君;张卓;郝立波;陈继营;徐驰;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行第四代陶瓷对陶瓷(CoC)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初次第四代CoC界面THA的388例(544髋)股骨头坏死患者。患者年龄18~77岁,平均(45.8±12.7)岁;男281例(402髋),女107例(142髋)。随访统计假体生存率、THA相关并发症和CoC界面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髋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和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关节异响评估问卷调查,统计关节异响的累积发生率和关节异响特征;比较有/无关节异响髋关节的功能改善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第四代CoC界面THA术后髋关节摩擦音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10.0~13.2年,平均(11.3±0.8)年。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髋关节屈伸ROM由术前的85.0°(70.0°,99.0°)提高至末次随访的120.0°(110.0°,130.0°)(Z=-23.578,P<0.001),HHS由术前的42.0(32.0,55.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5.0(92.0,97.0)分(Z=-24.967,P<0.001)。末次随访时,假体生存率为98.9%(538/544,95%CI:98.4%~99.4%)。THA相关并发症包括:疼痛14髋(2.6%)、异位骨化7髋(1.3%)、假体周围骨折6髋(1.1%)、脱位1髋(0.2%)、假体周围感染1髋(0.2%)和无菌性松动1髋(0.2%);CoC界面相关并发症:无一例发生陶瓷假体碎裂。术后11年的关节异响和摩擦音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4.3%(95%CI:12.8%~15.8%)和10.8%(95%CI:9.5%~12.1%)。摩擦音组患者的HHS高于无异响组患者[96.0(93.0,97.0)分vs. 95.0(92.0,97.0)分,Z=-2.940,P=0.009],年龄≤45岁(OR=5.711,95%CI:1.658~19.673)和使用Corail股骨柄(OR=2.814,95%CI:1.127~7.025)为髋关节摩擦音产生的相关因素。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第四代CoC界面THA的长期随访假体生存率和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满意。关节异响产生较为常见,以摩擦音为主,且其发生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尽管摩擦音的产生不会对髋关节功能造成影响,但年轻和特定假体品牌可能与摩擦音的产生有关。

2025 年 07 期 v.18 ;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自主创新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4-4ZX-ZD-01)
[下载次数: 4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规划准确度的研究

王广学;彭越;孙晓威;马金辉;张启栋;丁冉;王卫国;黄诚;

目的:通过测量髋关节常用参数判断人工智能系统(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识别髋关节解剖标志的准确性,比较采用传统胶片模板和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进行假体规划的准确度,初步评估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行初次THA的46例(46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传统胶片模板与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进行THA术前规划,将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中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的双下肢长度差值、股骨颈干角、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传统胶片模板与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测量的假体型号的匹配情况。结果: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测量中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的双下肢长度差值、股骨颈干角、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测量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r=0.881、0.833、0.947、0.988,P均<0.001)。传统胶片模板测量与术中实际使用的髋臼侧假体型号和股骨侧假体型号完全一致分别为20例(43.5%)和18例(39.1%);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测量与术中实际使用的髋臼侧假体型号和股骨侧假体型号完全一致分别为38例(82.6%)和34例(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6、11.323,P均<0.001)。结论:膝髋关节假体规划系统可精确识别髋关节解剖标志点,应用于THA术前预测假体型号的准确度较传统胶片模板更高。

2025 年 07 期 v.18 ;
[下载次数: 8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3D打印胫骨假体旋转定位装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戴益科;尹合勇;刁乃成;张京新;马立峰;李智尧;王飞;郭艾;

目的:探讨3D打印胫骨假体旋转定位装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于2022年1—8月收治的54例因膝骨关节炎行初次TKA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手术组(30例)和3D打印组(24例)。传统手术组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标记法确定假体旋转轴线,3D打印组应用3D打印胫骨假体旋转定位装置完成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胫股关节旋转匹配角度差异,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差值,同时观察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患者胫股关节旋转匹配角度差异小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的随访。3D打印组患者术后1周及1、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差值均大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均<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与术前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6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与术前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3D打印组患者术后12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术前差值大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5);3D打印组患者术后1周KSS评分与术前差异大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6及12个月KSS与术前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感染、下沉。结论:3D打印胫骨假体旋转定位装置能够在TKA术中实现胫股关节旋转精准匹配,术后短期功能效果良好。

2025 年 07 期 v.18 ;
[下载次数: 3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儿童长骨干骺端骨肉瘤影像学特征与骨骺受累的相关性分析

朱家志;姬涛;黄思议;王睿峰;李大森;孙昆昆;郭卫;汤小东;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干骺端骨肉瘤(OS)的影像学特征与骨骺受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因四肢长骨OS接受瘤段截除(包括关节面)、肿瘤型关节置换术的3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15岁,平均(10.7±2.8)岁。肿瘤类型均为高级别OS。Enneking分期ⅡB期28例,Ⅲ期5例。股骨远端25例,胫骨近端6例,肱骨近端2例。于术前MRI上,沿长骨方向测量肿瘤长度,同时测量骨外水肿带宽度和肿瘤与骺板的接触面积,计算肿瘤体积、肿瘤累及长骨占比及骺板受侵百分比。记录术后肿瘤坏死率。对标本特征部位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明确骨骺是否受累。结果:16例(48.5%)患者骨骺受累,17例(51.5%)患者骨骺未受累。两组患者肿瘤长度、肿瘤累及长骨占比、肿瘤体积、骨外水肿带宽度、肿瘤与骺板的接触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骺板受侵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骺板受侵百分比≥70%是骨骺受累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4.033,95%置信区间(95%CI):0.945~17.221]。骨骺受累与骨骺未受累患儿Huvo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化疗效果不佳是骨骺受累的危险因素(OR=10.500,95%CI:1.115~98.914)。结论:术前通过MRI评估OS患者骺板受侵百分比十分重要,对骺板受侵百分比达到70%及以上的患者开展保留关节手术应谨慎;对于化疗不敏感的OS患者不建议进行保留关节手术。

2025 年 07 期 v.18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L234063); 北京大学院内科研发展基金临床培育项目(RDL2022-01)
[下载次数: 3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534,079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